为推广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研室决定开展专职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一、参赛对象
教研室50岁以下专职教师必须参加,50岁以上专职教师自愿参加。
二、参赛方式要求
所有参赛教师每人交一份自己所任科目的上课课件以电子版形式于第14周四前交到教研室办公室。
三、参赛课件要求
1、参赛课件必须是原创作品,内容以教师所授学科的2学时为标准进行独立设计。参赛作品不得从网上直接下载。
2、课件制作采用软件PowerPoint(版本不限)。
3、参赛作品应积极健康和无原则性错误。
4、教学课件应为实现该课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改善课堂绩效服务,具有可移植性。
四、参赛时间
校历第十四周五下午2:30在531教室进行,届时每位参赛教师用5分钟时间对课件设计进行描述。
五、评委及奖项设定
1、评委:由教研室所有教师担任,参赛教师不得对本人作品打分。
2、奖项设定:一等奖 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若干。赛后给予获奖者一定的奖励。
六、工作人员
汇总统分人员:陈丽 邹杰
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公共一教研室课件制作评分标准
公共一教研室课件制作评分标准
模块 |
标 准 说 明 |
科学性(20分) |
1、描述概念的科学性: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10分 |
2、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10分 |
教育性
(40分) |
3、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5分 |
4、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分 |
5、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5分 |
6、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5分 |
7、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10分 |
8、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10分 |
技术性
(25分) |
9、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5分 |
10、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5分 |
11、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10分 |
12、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5分 |
艺术性
(15分) |
13、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5分 |
14、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5分 |
15、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5分 |